ag九游会文章详细信息

Virtuf-Image Virtuf-Image Virtuf-Image Virtuf-Image

【集合】儒家对电车难题怎么看?

Virtuf-HasTech Virtuf-HasTech

  电车难题即一辆风驰电掣的电车失控开过,你控制线路开关,此时仅有的两条线路上,一边有五个人,一边只有一个人,电车走哪边,哪边的人就要死去,你当如何抉择。

  彼时并不需要简择,因为根本的选择权并不完全在你,前置的条件已经被预设好了。那么,无论你做任何一个选择,只要你本身俯仰无愧,那么你在儒家伦理上就是不必被指摘的。

  ps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如果想要获得相对的,让众人较为信服的答案的话,或者可以参考罗尔斯的无知之幕。

  以下是补充说明

  明道先生有过这样的表述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而顺应。而如果我们可以将其思想作为儒家的标准答案至少是之一的话,就可以知道,在程先生的思想体系,比较详细的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主体是如何与理合一的。合一的手段被伊川先生认为是主敬,这也是从曾子的忠恕提炼出的,也就是说,主体对于事的价值判断,是要在敬的精神原则下面,采取行而宜之的处理方式的。所以我在之前的表述,认定儒者是无需简择的;其潜台词即是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也就是主体负责的部分只是去除自私和用智,在扩然大公的心态下做行而宜之的事,而如果想要去掉所有的形容词和动词,得到更加精到的表述,则恐怕很难,哲学的特点即是如此,只因为理虽是一,事却有千差万别,人亦有千差万别。

  至于无知之幕,我的意思是这一类命题,如果抛去儒家立场,纯以现世流行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可以使用无知之幕的模式,做出最不坏的判断。

  孔子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其二

  新浪博客一个故事。

  一个和尚修道将得正果,却有一个财主想败坏他的名节,就让自己家的丫鬟去勾引和尚,并说今晚你如将和尚诱惑上手,一定重重有赏;若是不成,就将你活活打

  死。结果,丫鬟费了一夜工夫,也没有打动整夜坐禅的和尚。鸡鸣时分,丫鬟哭了。和尚问为什么。丫鬟讲了实情,并说佛经上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

  你却见死不救。由此,和尚陷入两难境地见死不救,成不了佛;同样,遇色成奸,更是罪业一桩。

  我们看到坚守节操的和尚最后陷入了两难境地。作为读者,有为两难的和尚出谋划策的,但也有预备看和尚笑话的你不是要修道吗?你还能见死不救吗?你若是见死而救的话,对不起,你老人家可就出大丑了!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修道的荒唐。

  当人们将目光都投射在和尚身上时,我觉得这是不公的。和尚的确很难处置这一矛盾但问题的关键是那个财主为什么要这么邪恶,为什么非要把人推向绝境

  呢?和尚为难之处就在于那个丫鬟的未命运。但如果丫鬟真的被打死的话,责任者究竟是和尚呢,还是财主本人呢?是和尚将她推向死亡,还是财主把她打死的

  呢?你可以认为是财主为了和尚的缘故才把丫鬟打死的,但我却想说,是财主为了自己陷好人于不义的恶念才打死丫鬟的。

  现在清楚了要解决这一矛盾,不应该从和尚本人入手,而应该追究财主的责任。

  任何认同这种考验修炼人的方式都是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表现。

  而人类的道德水准滑落之后,人们往往怀着一颗有悖善良的心去看和尚的笑话,而不是批评财主的邪恶不去抨击坏人的邪恶,而是嘲弄好人的尴尬。

  邪恶是人类的最大痼疾,但好人的尴尬不是尴尬往往是一些人将某种原则如善恶意绝对化后的物。这个恶果不是恶人制造出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好人去承担恶果呢?这不是人类的道德尺度完全颠倒了吗?

  其三

  论语,当宰我问孔子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时,即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啦。’他是不是会跟着下去

  呢?孔子非常严肃地回答道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即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不再回,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杨伯峻语

  这就是说,自我意识不清的宰我去问孔子一个仁者如果不能救掉到井里的另一个仁者,是不是他只有一同跳到井底等死,才算是真正的仁者呢?一向温和的孔子当

  即严肃地指出你应该让君子避开这种场合,而决不能去构陷君子;你可以欺骗君子,但决不能愚弄君子。因为这里的矛盾决不是君子或仁者如何去做的问题,而是

  你自己应该是怎样一个人的问题。

  说到这里,人们会发现在当今社会里,有着多少类似的可悲现象!明明是坏人作恶,却非要求好人去承担恶果。

  这就好象那个财主在大庭广众之下鞭打那个丫鬟,而丫鬟拖住和尚的腿哀求。同时,无数的围观者在四大声怪叫和尚,怎么不去抱那个姑娘呀?快点呀!要不,你自己干脆去死吧!你这个冷酷无情的家伙!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孔子那洪钟一般的声音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摘抄自 大是大非面前你如何做出抉择gohomeback新浪博客

  回到电车难题,出题人在哪条线路上?

  这是在逃避问题没错。孔子对问题的逃避,我知道的还有个不知生焉知死。

  问题都是好问题,然而一旦看答案的人选错了关注的焦点,便不能有好的答案。如果无法确定看客有那么高的深度和觉悟,那么把问题挡回去才是正确的解决方式。如果能顺便指出看待问题的正确角度就更好了。

  这种千钧一发的事情,就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你最终的选择,无论怎么选都是对的。

  因为儒家的理论有个基本的基础,你的一切道德感都是出自天性。你的道德感是有基因基础的。是生而有之的。通过后天的学教育培养,只是加强了先天就有的道德感。这种一瞬间全凭天良做出的决断,都 是发自天性,都是对的。因为儒家认为人的天性纯良。

  孟子论伯夷,箕子,都说是圣贤。因为天性不同,圣人的表现也会不同。

  很好的问题,怎么以前没看到?

  这个问题首先要问一个前提,也就是一个儒者处在这个境地时,是突然出现的要立刻做出判断;还是我们这样可以端杯茶慢慢想。

  如果是第一种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直觉的比较1个人和5个人哪个和我亲。

  儒学是基于人际情感所生发,然后以差等爱投射到亲朋族群家天下,所以1人者如为母,5人而不识,则下意识就得救母,否则非人也!没有这个直觉,不是儒者!

  所以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儒者就是下意识的做出决定,板与不板完全是下意识的,而这个下意识就自一眼看过去和哪边亲。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确实是一种道德拷问,如果我不做这个判定,明天世界就会毁灭,那么我就只有将两波人对我的价值对族群的价值对家的价值对天下的价值一一罗列出,两者相加谁大保谁。至于这个价值到底是多少,既然是让我裁决,那自然是看我的情感我的判断。

  对传统儒学而言,不存在非人格意义上的人,杀一人而救万民自然得杀,如杀的是暴君奸臣,那更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但这是传统儒学,在传统儒学,价值判断自道德自觉,而道德自觉则依靠自所受的各种教育学反省的累加,这种累加就构成了义,也是儒者行为的心理支撑。由于儒学在传统是具有统治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所以这种义是无边界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所谓的电车实验,如果儒者不得不做这个判定,那么就意味着他这么做的义是大于对这6人的义的,不管做出任何决定,都不会影响他的义。基本是杀了其的某些人之后,情感上有愧疚而自杀,也不会在义上存在问题。

  而当下,起到社会规范的首先是法,所以义就不在有传统这样的统治地位了,也就是说,义也要受到制约,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时间慢慢想,那就得道德直觉就得放一边,就得罗列各种约束罗列各种价值。比较两边的义哪个大。

  儒者当勇为,见义当勇为,当仁则不让。所以,凡说袖手旁观为最佳者必然不是儒者,不敢承担见义勇为所带的道德批判和情感愧疚。

  真的儒者敢于直面挑战而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在做出决定后,当勇为当践行,然后静的接受自己行为的结果。是为儒者!

  我觉得儒家可能会觉得,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做都是没有道德价值的,也就是没有对错,不值得赞扬或者谴责的。

  当然只是我觉得儒家这一点上有点像马克思,从根本上反对把人数字化和个体化。一边五个人,一边一个人,而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这种情况是压根无法作出任何道德考量的。